VV游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0

中国象棋与古代兵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4 16: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象棋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历史上来看,象棋起源于战国,定型于宋代,发展于明清,历经2000多年。

       兵法,指用兵作战的方法和策略。兵法是智谋的宝库,象棋演绎的是兵法,修练的是智谋。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国家战乱纷扬,烽火狼烟四起,象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军事战争与体育竞赛相比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对抗过程都是通过技战术进行表现,这其中既有谋略主旨,又有战术手段。象棋作为模拟古代战争的智力游戏,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盘上演绎着金戈铁马、兵戎相见。棋盘上的车、马、炮、兵就是古代的战车、战马、火炮(或者投石车)和士兵的象征。相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象棋与古代军事有着最为直接的内在联系,其战略思想和战术特征受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影响。

       象棋和古代战争中的战争有很深的渊源。古代兵书《武经》云,“象棋之阵,象士卒为正,车马跑为奇”;明朝著名军事著作《阵纪》载,“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之,或方或圆,内外四层而为象棋之阵也。”



      随着时代变迁,象棋日趋完善的同时,也不离军事战争和兵法的宗旨,有很多棋局精妙的战术构思及战术组合都谙合兵法之道。在排局古谱中,如《渊深海阔》、《梅花谱》、《橘中秘》、《适情雅趣》等等,很多排局就是以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绎典故和战争名称等命名的,它们不仅构思精巧,与所命名的历史典故名称也十分契合。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战乱的时期,兵法应运而生。《孙子兵法》,春秋末期吴国将领孙武所著,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在《孙子兵法》的影响下,历代的兵家和学者都十分重视对兵法的研究,应该说,后世的兵法研究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使兵法的思想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兵法从而也就成为古代智谋的宝库。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疏之。这些计谋在象棋中亦运用广泛。譬如,在对方形势大优局面下,就应该加固己方防守;在对方有防守松懈和漏洞时,就应该加紧进攻;在对方局面不整,即可吃子略地,奠定优势。



孙子兵法


      “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潜确居类书》)战国时期(公元前492-前221年)。延续了春秋的征战,但也是第一个政治大变革时期,第一个文化大发展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象棋的起源有其必然的文化历史渊源。“象棋”之意,就是“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棋势”是“战争之象”,必然蕴含着“战争之理”,象棋与兵法,有不解之缘,是象棋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在中国象棋对战中,布局阶段,车宜迅速出动,要站在一个好的位置,威慑敌方,以便迅速出击占据肋线或河口,如若行动迟缓,会落入下风,处处被动挨打。在象棋兵种中,马可谓受到限制颇多,会常陷入死地。因此在开局中,宜活通马路,步步为营,让马左右聘驰,进入散地,充分八面威风的长处,一点点建立优势。炮虽属长兵器,可以纵深挺进,但如果没有炮架子,就会失去威力,故炮需要占据关键位置,以充分发挥防守和进攻的优势,掌握时机来个突然袭击,打个措手不及。兵卒要去冲锋,过了楚河和汉界就可以进攻敌方,小卒过河顶大车。象要为前方提供支援,两个象注意分工和配合,还要做好防守。两个士左腾右挪,需要保护好老将。老将不能轻易移动把自己立于险地,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御驾亲征战胜对手。

     《孙子兵法》也强调位置的重要性,它把战地分为衢地、散地、重地、死地等九种,其中衢地当为要冲之地,所谓衢地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象棋同样着重于地形的争夺,讲究开局强子先出,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象棋的衢地当数巡河线、左右肋道。

      古代著名兵书《司马法》中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也就是说,攻守兼备、进退有限度,次序井然,车兵与步卒相互依存,交叉掩护,如此等等,它与象棋中的战术和杀法极其相似。

       象棋是兵法的演绎,谋略是兵法的灵魂。实战对局,变幻不定,胜负无常,但有规律可循。“上兵伐谋,以计为首”,是兵法的灵魂,也是弈理的本质和精华。“先谋为本,知变为大”,善于用兵打仗,必须“明方略,知布置,能审势,能审机”,象棋技艺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是智慧和谋略的提升问题。



胡荣华



       古往今来,但凡弈棋顶级水平者无一不是谋略之高手。历届全国象棋大赛中涌现出的冠军棋手,他们的名局代表着现代象棋的顶尖水平,把象棋谋略演绎得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看这些大师的对局,犹如看古代两军对垒交战一样。大师是相对于庸庸之辈而言的,现在象棋图书市场上多的是什么中局技巧、残局赏析之流的烂书,随便拿几个图例就指手划脚,作资深教授状,乐此不疲,而真正的大师则深居简出,偶一著书,必是棋艺生涯的总结教训,读他们的书获益匪浅。就象棋实战理论而言,两类名家所著之书值得一看:一是棋力高强、战绩辉煌者,如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赵国荣等这些全国乃至世界冠军获得者,他们写的书值得收藏;二是象棋理论造诣极深,所写棋评饮誉天下,如王嘉良、徐天利等老一辈的现已退居二线的象棋运动宣传者,他们写的书也极具收藏价值。读这些名家的书,可以看到他们驾驭兵法谋略的造诣之深。

       总之,象棋的棋理与战争兵法有密切的关联,或者说象棋就是古战场兵法应用的再现。方寸之间,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双方斗智斗勇,让人废寝忘食,这也正是象棋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大鹏,80后,常住北京,中国象棋爱好者,自由创作者,北京棋协会员,象棋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象棋裁判员。2011年至2019年间多次参加象棋比赛并获奖。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微信搜索公众号“象棋大玩家”并加关注,感谢棋友们的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V游戏

GMT+8, 2025-4-8 11:29 , Processed in 0.0998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