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游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3|回复: 20

「麻将」还是「麻雀」?

[复制链接]

1

主题

8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9-20 17: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段昊(火警)

版权声明 · 返回专栏导航


麻将如今早已成为中国人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喜欢打麻将,但如果问起「麻将」为什么叫做「麻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作为知乎专栏「火警的麻将世界」的开篇之作,笔者火警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麻将」这一名称的由来与演变。
打过日本麻将的牌友都知道,麻将在日本称为「麻雀」,遍布日本街头的麻将馆称为「雀庄」。如果不解其中内情,到了日本发现满大街的「麻雀」二字,还会误以为日本人也喜欢遛鸟呢。


其实目前只有中国大陆部分地区使用「麻将」这一称呼,在中国南方部分省份、日本、东南亚等地,都是用「麻雀」来指代这种游戏。有趣的是,虽然写出来是「麻雀」二字,发音都与普通话的「Majiang」比较接近。「麻雀」在日语中的读音是マージャン(Maajan)。在欧美,麻将称作Mahjong。可见,全世界对于麻将名称的发音其实是统一的,均为「Majiang」类似的读音。但在使用汉字的地区,只有大陆部分地区使用「麻将」二字,其他地区则使用「麻雀」。
上点年纪的牌友可能都知道,早年麻将都称作「麻雀」,如今很多麻将机厂商的名字也都带个「雀」字。那么「麻将」和「麻雀」究竟哪一个才是这个游戏的正确名称呢?这恐怕需要我们回溯梳理麻将发展的历史,从中探寻答案。

麻将的历史其实远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长,仅有一百余年。目前学界公认麻将由明代盛行的马吊牌演变而来,其「凑牌成和」的独特规则在十九世纪后半叶逐渐成型。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成书于1894年的《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中写道:「大家忙忙吃毕,揩把面,仍往亭子里来,却见靠窗那红木方桌已移在中央,四枝膻烛点得雪亮,桌上一副乌木嵌牙麻雀牌和四分筹码,皆端正齐备。」这是麻将最早的文献记载,以「麻雀」作为名称。


此后晚晴至民初的小说与杂记,提及麻将者众多,《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及《清稗类钞》等,均用「麻雀」称呼。中国第一部麻将专业书籍,成书于1914年的《绘图麻雀牌谱》,全书也是使用「麻雀」二字。此后的民国麻将书,如《麻雀大观》(1919)、《麻雀指南》(1919)、《麻雀秘诀》(1924)等,也都使用「麻雀」。这些麻将书籍直到1930年代末期仍有再版。


而使用「麻将」二字的文献则出现较晚,最早见于1909年成书的《宦海升沉录》,第十三回写道:「但见上房内,有儿个妇女还围在一张桌子上打麻将,旁边立著几个丫环递烟。」民国时期,胡适可谓是「麻将」派的第一人,他在自己的日记以及《漫游的感想》一书中,均使用「麻将」一词。可见,「麻雀」这一称呼出现比「麻将」要早,民国时期虽然两种称呼同时存在,但「麻雀」的写法流传更广。

那么「麻雀」究竟为何写作「麻雀」而又读作「麻将」呢?这就要说到麻将的发祥地——宁波。麻将「火」起来从宁波开始,是学界一致的观点。《绘图麻雀牌谱》(1914)序篇有言:「麻雀之始,始于宁波,不过三十余年,继及苏浙两省,渐达北京,今则风行遍中国。」在宁波一带的方言中,「雀」字本来就是读「将」音,把「麻雀」读作「麻将」,对宁波人来说是当然的事。可以想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游戏从宁波开始爆发式地流行,对于游戏的名称,有人亲眼见到「麻雀」二字,而更多的人则是口口相传「麻将」的称呼。最终,只闻「麻将」音而不见「麻雀」字的人越来越多,就出现了「麻将」的讹传。
新中国成立以后,麻将曾长时间被禁止,直到1980年代以后,麻将才逐渐回归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来。经过长时间的空白期,大多人已经忘却了「麻雀」这一原本的称谓,而词典中已经把「麻将」作为这一游戏的正式名称。随着麻将盒上标明「麻将」二字,报纸书刊多使用「麻将」称呼,以及互联网时代各种麻将游戏的普及,如今在中国大陆,「麻将」二字已经远远占了上风,不少人已经不知道「麻雀」这一别称了。


「麻将」既然是「麻雀」的讹传,我们是否有必要恢复「麻雀」这一正统称谓呢?对此笔者火警持保留意见。正如成语「空穴来风」,本意是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事出有因,后来发生讹传,意思完全反转,最终连词典也按照人们的习惯,把「空穴来风」解释为毫无根据了。再者说,「麻雀」一词很可能也是由「马吊」音转而来。究竟哪种称呼是讹传,哪个名字才是正宗,恐怕已经难以考证。想改变人们已经形成使用习惯的词汇非常困难,不如就沿用「麻将」吧。

那么为何只有中国大陆改称「麻将」,其他汉字地区都保留了「麻雀」这一传统称谓呢?主要原因就是麻将在大陆几十年的空白期。经历空白期而重新流行起来的事物,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这一规律不仅影响了麻将的名称,更影响了麻将的规则,这一点在本专栏以后的文章中还会多次提到。其次「麻雀」一词已有其他义项,为避免一词多义,以「麻将」作为这一游戏的名称确实更加科学合理。日语中原本并没有「麻雀」一词,而是用「雀(すずめ)」单字来指代麻雀,何况日本人大多也不知道「麻雀」二字的汉语发音。麻将在二十世纪初传到日本时,日本人就按照中国人的发音,规定了「麻雀」一词读作マージャン(Maajan)。所以日本人一直保留「麻雀」这一称呼,没有任何疑议,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趣的是,近年来「麻将」二字在日本也悄然流行起来,这还要归功于日本的「健康麻将」运动。从1980年代起,为推进麻将的去赌博化与竞技化,扭转麻将在普通民众心中的负面形象,日本麻将界的有识之士发起了「健康麻将」运动,并在之后成立了「日本健康麻将协会」。协会以「不赌博、不饮酒、不吸烟」为口号,并改称「麻雀」为「麻将」,以「麻将」指代不赌博的竞技麻将,力图让人们重新认识麻将运动。协会活动时,会场都会悬挂下面这面会旗:


日本健康麻将协会推广健康麻将的方式十分高明,他们利用麻将馆白天的空闲时间开展健康麻将活动,一来可以以优惠价格吸引大量日本的家庭主妇,二来也增加了麻将馆白天的客流与收入。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为老年人带来福祉的「健康麻将」公益活动也越来越吃香。现如今,日本健康麻将协会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规模的麻将团体,「麻将」在日本也越来越流行。据统计,在日本不赌博的「健康麻将」的比例也从1980年代的不足1%上升为如今的三分之一强。麻将运动正走在正规化的大道上。

各位看官,你是更喜欢「麻将」还是「麻雀」呢?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麻将
【2】麻雀祭都-「麻雀」という名称
【3】中国国家图书馆-《绘图麻雀牌谱》
【4】日本健康麻将协会

本文章授权发表于「麻将世界」微信公众平台

返回专栏导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7: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人来回答为什么宁波话「麻雀」读作「麻将」:「麻雀」的「雀」字,虽然现在普通话读如「鹊」,但古音读如「爵」,拟音作*tsiɐk,19世纪的宁波话读作*tsiɐʔ(近似普通话的「家」),宁波话又保留了古音「儿」的鼻音成分(中古音「儿」近似普通话的「你」,而不是普通话的er),所以「雀」字儿化成*tsiɐŋ,也就是「将」。因此「麻雀」也就变成「麻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7: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咦 前排学习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9-20 17: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咧,粤语里麻将是写作麻雀也读作麻雀(ma jeok)的,完全不存在“麻将”这种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22-9-20 1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第一篇 教练要挖天坑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17: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HJJ开始填坑了呢!老家麻雀和麻将读音相同,一直不存在这个疑惑。PS:绍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7: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HJJ填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9-20 17: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描述和历史考证,麻将的广泛流行应该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中可能是笔误给提前了一百年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支持,会一直关注该专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V游戏

GMT+8, 2025-4-8 06:07 , Processed in 0.1056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