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游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麻将源起:太仓说——探索麻将的起源!

[复制链接]

2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3-4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将源起:太仓说——探索麻将的起源!

愿踏山河万里 2023-02-26 06:06 发表于浙江
收录于合集
#麻将3个
#休闲娱乐9个
#民俗3个
#文化290个
#中国文化6个


愿踏山河万里推荐搜索
人生海海休闲娱乐身心健康江南风景热点话题如果谁做个调查,当今中国最普遍最廉价最受欢迎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是什么?我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脱口而出:搓麻将!





是的,不必讳言,搓麻将已然成了中国人最热衷的一种娱乐方式。

记得胡适先生说过:“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麻将”。














胡适日记节选|

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搓麻将之风确乎越刮越烈,大概在世界范围内还找不出一种像麻将这样有上亿人参与活动的大众娱乐。笔者虽会搓麻将,倒是不清楚麻将的起源,翻过很多有关于麻将的书籍,但大都是介绍搓麻将的技巧,而关于麻将的起源,多数含含糊糊,未见有令人信服的史实。





曾在一本《麻将秘诀》的序言中读到这样一种说法:麻将是从马吊牌发展而来的,只是如何演变,如何发展,就语焉不详,使人对此说法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




马吊牌|




至于麻将出现的年代,有说清代,有说明代,也有说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唐代。但多数认为应该在明代,还有人考证出1357年明太祖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就是麻将的老祖宗“马吊”的起源。





大明通行宝钞五十文|

笔者曾在浙江宁波见过有个麻将陈列馆(宁波天一阁附近),该馆认为麻将系宁波人陈鱼门在清代道光年间发明的,约有两百多年历史,这算是麻将起源的一说。不过另有一说:认为麻将的发源地乃江苏太仓,此说法言之凿凿,似乎更有说服力。现录此备考,以飨读者。

首先从“搓麻将”三字来说,都与太仓方言有关。太仓方言中:把“雀”称作“将”;“麻雀”叫“麻将”。太仓历史名镇双凤有一种传统土特产“麻雀蛋”,但太仓老百姓习惯上都叫“双凤麻将蛋”,尽管包装袋上印的是“双凤麻雀蛋”。另外,太仓人把洗衣服的动作称之为“搓”。常听大人对小孩说:“衣服搓搓干净”。还有,洗衣板被太仓人叫“搓衣板”。可见“搓”是太仓人常用的口语之一。“搓”字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就是“洗”。“搓麻将”就是由洗牌叫出来的:“打麻将”是打麻雀、捕麻雀叫出来的。

相传,搓麻将与打麻雀大有关系。这又要从太仓的地名说起,太仓太仓,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粮仓。据太仓地方志记载:远在三国时,孙权就在太仓建粮仓。元代始,太仓成了皇帝囤粮的所在地。元皇朝在太仓南郊建造了大的皇家粮仓,号称“百万仓”、“天下第一仓”,江浙的粮食都运到太仓存储,再从当时的“天下第一港”、“六国码头”刘家港通过海运把粮食运送到直沽(今天津港),再短驳至大都(今北京)。这就是海上漕运的开始。换句话说:海上漕运始于太仓。运始于元代。因为太仓成了漕运港,成了皇家的粮仓,就一下兴盛起来了。

由于属天字第一号粮仓,规模自然很大。粮仓常要翻晒粮食的,最怕麻雀来偷吃。古代没有农药,没有汽枪,很容易麻雀为患。可以想像,等粮食一晒出来,必有成群结队、成千上万的麻雀黑压压飞下来饱餐一顿。因此,打麻雀成了守粮库兵士必不可少的大事。主管粮仓的仓官就要求守护粮仓的士兵想方设法多打麻雀。
为起到鼓励、刺激士兵打麻雀的积极性,当官的订出奖励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制作了一种或竹或木的筹子,凡打中十只麻雀可换取一枚筹子。这筹子属代价券一类,平时不流通,不过到年底可凭筹子兑换成钱款,就像以前农村中的记工分,到年底再分红,性质是一样的。

那些守护粮仓的士兵有些是来当兵吃粮的,有些则是发配充军来的,为皇家粮仓值班,谁敢擅离岗位,万一有所疏漏,那可是轻则下狱,重则要掉脑袋的。但平时值班如果不晒粮,不进仓、出仓,也就较空闲,无非过一两个更点去巡视一遍。其余时间就傻坐優站。看天看蚂蚁,很是无聊。

其中守护粮仓的士兵多数无家无眷,不值班时也没噲地方可去,那时又无多少娱乐活动,闲着多难受,为打发那长长的寂寞,于是就玩玩博奕的游戏,粮库条件有限,就因陋就简,在地上划些格子,用小石块来充当棋子,这种游戏自然是有输赢的。

兵士们平时没钱,咋办?就用打麻雀奖来的筹子代之。如今麻将中的一万,两万就是筹子的价钱。这种土麻将后来传到了社会上,经不断改、进步、演化。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麻将。





如果仔细考证一番的话,可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即麻将中的牌,以及搓麻将的一些术语几乎都与打麻雀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嘛。





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 譬如一簡、两简,就是指火枪,或者叫猎枪。筒就是枪管,一简就是一支枪,两简就是两支枪。因为古代的火枪其枪膛内无来复线,准头有限,要想瞄得准打得准,必须善辨风向,故而与东西南北风扯上了关系。
  • 因为麻雀之息并非季节性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要打的,故而出现了春夏秋冬的牌。
  • 三点一线瞄准了,扳机一扣,就“砰”的一声,这“砰” 乃象声字,即如今搓麻将中的“碰”。故“碰”须三只一样的牌,与三点一线不无关系。若一枪打中,这麻雀就会出血,出血就是“红中”;若打不中,放了空枪,就是“白板”;如果打到的全是麻雀,谓之“清一色”。如果杂有其他鸟雀,即成了“混一色”。
  • 打到了麻雀只要上交麻雀脚即成,就像现今灭四害时逮到老鼠,只须上交老鼠尾巴是一样的。通常十只麻雀的脚扎成一束。一東麻雀脚就可到仓官那里换取一枚筹子,这就有了“柬”的概念。到年底,拿筹子兑换成银钱,就是所谓“发财”。
  • 守粮仓的兵士中不少并非是当地太仓人,这从寓居太仓南码头的昆曲创始人魏良辅招的女婿张野塘(因罪从河北沧州发配到太仓守粮仓的)可得到证明。北方人常利用鹰隼来驱赶或捕捉鸟类猎物。我们南方人常称鹰为鹞子,而北方人通常叫“鹘”。有了鹘,必能逮到麻雀,或者说鹘一出现,胜券也就在握了,因此“胡”就成了赢的代名词。实际上,麻将中的“胡”是从"鹘”讹化过来的。太仓人发音前鼻音、后鼻音一般分不清,王、黄不辨,胡、鹘就更难分了。

从以上的例证看,麻将起源太仓应该说是持之有故的,是比较能站得住脚的一家之言。

我个人认为:清代道光年间的陈鱼门最多是麻将的改良者而已。





陈鱼门改良为可竖立的竹骨制作的牌|

笔者对“麻将起源太仓说”最初的兴趣是因了香港《明报》上的一篇文章。1990年初,我从微山湖畔调回太仓,调到侨办,侨办是当时极少数能订阅海外报刊的部门之一,我到侨办不久,就在无意中读到了《明报》上一篇关于“ 麻将起源太仓”的文章,很是意外和吃惊,笔者作为太仓人,自然对此说法留意起来了。九十年代初期我读到了华玲撰写的《打麻将起源于捕雀》,也是持“麻将起源太仓说”。再后来,又读到了苏州老作家老谷持同类观点的文章,其文章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这更使我确信“麻将起源太仓说”。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家之言,是能够成立的,也是能让读者信服的,理应立此存照,以备查考。

补记: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太仓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学术论文征文中,有一篇论文认为麻将是郑和下西洋时发明的,其作为一家之言,也能自圆其说。不管此说是否被专家认可,但又与太仓有联系了,看来麻将与太仓有缘。

1999年4月日本的野口恭一郎在东京郊区的千叶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麻将博物馆。而我国的浙江宁波也建造了麻将陈列馆(宁波天一阁景区),参观者甚众。





陈鱼门&麻将陈列馆|
其实,太仓更有理由建造麻将博物馆,不管是和打麻雀联系起来,还是与郑和下西洋联系起来,都有资料可以展示,必会吸引来访者的。


<hr/>
文献参考:
1、胡适日记图出自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适全集·第27卷·日记(1906-1914)》2、凌鼎年.麻将起源太仓说[J].黄河之声,2006(11):126-127.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老友记”,可免费领取更多高清影视资源。




欢迎点赞与转发,感谢你的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V游戏

GMT+8, 2025-4-8 06:28 , Processed in 0.1017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